首頁 >> 思政研究 >> 思政研究 >> 詳細內容
 
通知公告
思政研究 >> 正文
“元宇宙”視閾下高校“三全育人”的話語創新
日期:2023-03-30 17:20:34  發布人:宣傳  瀏覽量:2

摘 要

“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虛實交融的新型互聯網應用,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話語體系創新的重要場所和高等教育必須爭取的網絡新陣地?!霸来比巳河凶非笊缃徽J同、追求精神感受、愿意為虛擬產品付費等特點,元宇宙空間的教育場景將發生深刻改變,參與者在虛擬空間中自發形成與真實世界相獨立的話語體系,高校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都可能發生重釋、重構與重塑,為此,要實現從單向傳導到多維立體、從有限空間到無限場景的轉變。

?

當今,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成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時代已經來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02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首次設立“數字中國”篇章,提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睌底纸洕鷮⒅厮苋祟惖纳a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樣面臨著全新的媒體環境,特別是伴隨著“元宇宙”從科幻概念走入現實,引發產業界和年輕群體的高度關注與深度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也將隨之發生新的巨大變化,“元宇宙”視閾下的高校“三全育人”話語創新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領“元宇宙”新陣地的重要意義

網絡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陣地,各種意識形態話語在爭奪話語的主導權,而在自媒體時代這一斗爭將更加激烈。習近平非常重視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輿論陣地把握與話語體系建設,他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守好黨的這塊陣地”。他還多次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我們要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痹钪媸钦隙喾N新技術而產生的虛實交融的新型互聯網應用,它跨越地域和國家的界限,實現了人們的數字行為與社會生活的嶄新融合,很有可能為歷史虛無主義、民粹主義等社會思潮提供新的傳播土壤,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面臨著風險和挑戰。中國作為全球數字經濟新的增長極,必須要適應并掌握新的網絡形態下的信息傳播規律,積極參與元宇宙網絡空間話語體系的建構。

“元宇宙”代表互聯網的未來方向,是高等教育必須爭取的網絡新陣地。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網代表著互聯網的現在時態,全息互聯網才是未來,“元宇宙”是新一代智能和信息技術的集大成者,是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超高清視頻等技術支持下與現實社會深度融合的網絡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全世界無接觸式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虛擬世界有了更深層次的認同和需求。虛擬演唱會、仿真教室、虛擬辦公室、會議室等各種場景不斷豐富,元宇宙應用快速融進真實世界,甚至可以讓人們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無縫銜接,帶來越來越深刻的社會形態變革。高校聚集了大量有社交愿望和自主意識較強的年輕人,肩負著教育、引領和培養青年的重要使命,對于如何占領元宇宙這個網絡新陣地要有前瞻性的思考與布局。元宇宙空間是與現實世界相對獨立的體系,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創新的重要場所。在傳統媒體語境下,教育者以一種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思想和理念的宣教,學生有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在自媒體時代,依托于高度交互性、自主性的信息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實現了“人人皆媒體,人人皆新聞”的去中心化和雙向溝通氛圍。而“元宇宙”又是新技術背景下對自媒體和融媒體時代的超越,在這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網絡世界中,人們以虛擬替身的形式在數字世界交流,參與者在虛擬空間中自發形成一套與真實世界相獨立的話語體系,呈現出“去中心化”和“獨立化”趨勢,現實世界的教育者很難對這個虛擬空間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不能對其話語體系進行創新性的重構,容易造成宣教者與接收者在不同的空間中語境的割裂,形成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影響力被削弱。

二、元宇宙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體系的影響

歷史上每一輪科學技術革命都帶來社會方方面面的巨大變化和政治經濟文化格局的重新塑造,以虛擬世界、“后人類社會”為特征的元宇宙時代將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體系帶來沖擊與挑戰。

首先是受眾的改變。不同世代的人由于成長環境的差異會有著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點。“80后”是伴隨著電視報刊長大的一代,“90后”作為網絡原住民,搜索引擎的流行促使他們對信息的獲取方式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搜尋,“00后”則是以社群分享和精準推送為特征的自媒體一代,追求自我表達和圈層文化是他們的重要特質。本文要重點關注元宇宙的未來形態,即2010年之后出生的這一代,他們伴隨著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與互聯網3.0革命的發展而成長,用戶能夠創建自己的虛擬分身,并且擁有各種各樣的數字資產,成為與真實世界可以互通的虛擬空間,這是元宇宙發展的未來形態,因此“10后”將成為“元宇宙”真正意義上的“原住民”,不僅正在參與元宇宙的構建,還將推動“元宇宙”向更高階的維度發展。我們將“10后”稱之為“元世代”(又稱M世代),他們將在幾年后成為大學生的主體,即是下一階段高校教育的主要受眾。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和智能終端的廣泛普及,將各種融媒體工具更廣泛地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已成為了當前時代的大趨勢。

每個時代都有相應的特征,其直接體現是該時代主流人群的特征。2016年短視頻平臺上線、2017年人工智能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元世代”伴隨著互聯網3.0開發應用階段出生與成長,他們人生中使用的第一個電子設備是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第一次點開的應用是直播間或者電子游戲,甚至生命中發布的第一個作品就是短視頻,很多青少年已經學會通過創建短視頻賬號以及日常的分享吸引到大量的粉絲,成為“粉絲經濟”的重要參與者。作為“元宇宙”的創世居民,他們在不遠的將來也會引領和改變物理社會,引領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

元世代人群有三個特點,一是重視網絡集合行為中的話語表達,社交愿望強烈,追求社交認同。元世代人群更加追求社交認同進而實現自身的身份認同。二是相對于物質滿足更加追求精神感受。元世代人群從小沒有經歷過物質生活的匱乏,他們的需求更多在于精神滿足,因此也更關心實物商品的文化屬性和情感聯系,熱衷于成為網絡世界中善于表達、熱愛分享的潮流引領者,其中各類二次元文化有很強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三是元世代人群更愿意為虛擬產品付費,整體具有更高的支付能力,對于互聯網消費具有更高的認同感。根據中國專業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智能服務平臺發布的《“Z世代”洞察報告》,截止到2020年11月,“95后”“00后”活躍用戶規模已達到3.2億,占全體移動網民的28.1%,其線上消費能力和意愿均遠高于全網其他用戶。在新生代消費習慣的引導下,元宇宙經濟將得到快速發展。

第二是傳播方式的改變。在元宇宙時代,思想意識形態的傳播渠道可以得到極大的拓展,從平面空間轉變為多元空間的互動,自上而下的視聽宣教方式將轉變為視聽感觸一體化的交互式的傳播方式。現有的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規則將增加新的內容,由元世代來設計、運行和把握的虛擬世界,將參與到建設現實世界的數字經濟生態格局,構建元宇宙時代的新型文明體系。

在元宇宙空間里,用戶不僅是消費者,也是內容生產者,這使得元宇宙的市場和社會屬性得到極大拓展。隨著元宇宙空間的跨地域擴展,來自全世界的用戶憑借互聯網語言、價值觀、話題聚合在一起,將超越國家和民族的界限。隨著數字孿生技術的成熟,人們在虛擬世界將擁有數字分身,對于人的定義也將在一定意義上突破生物學的概念,由生物人、數字人、虛擬人、信息人等共同組合成為“后人類”。在這種超越國界的“后人類社會”中,復雜的輿論環境滲透著各種非主流的話語內容。意識形態安全風險如何防范、主流價值觀如何引導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點。如何精準發力、防范化解意識形態安全風險,如何順勢而為、有效傳播主流價值觀都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創新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

第三是教育場景的改變。元宇宙空間的教育場景將發生深刻的改變,傳統的面對面授課已經不能滿足元宇宙時代的育人需求。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全息成像、5G等技術的支持下,元宇宙時代的教育場景將產生革命性的變化,信息傳播模式將以臨場性和沉浸性為重要特質。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是系統化的敘事結構,主要借助課堂、新聞、報紙、宣講等方式開展,其發布、傳播、解釋過程中各個環節是可控的,而在元宇宙的虛擬空間,參與者對于信息的處理從深層邏輯思考轉向淺層感官體驗,傳播特點呈現出扁平化與多元化,導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傳播的效力降低、話語權力分散、話語權威面臨挑戰。

元宇宙集合了近年來信息科技與互聯網革命的諸多成果,其應用可以向教育、醫療、工業等諸多場景延伸,促進人類社會實現數字化深入發展。教育行業由于其受眾年輕、科技含量高等特點,將走在產業數字化的前沿,教育教學方式由傳統的二維平面轉變為以多維網絡化和立體化為主,校園的“云文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些國內外高校將畢業典禮搬上云平臺,在網絡世界中搭建校園場景,從而引起諸多學生和年輕校友的共鳴。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體系要有效搭建元宇宙“云文化”平臺,滿足年輕一代學生跨越時空的精神需求。

三、元宇宙環境下“三全育人”話語建構的創新

習近平指出,“當代青年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觀念新穎、興趣廣泛,探索未知勁頭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強,對實現人生發展有著強烈渴望?!痹钪鏋榍嗄甑乃枷胝J知、文化創造和行為活動搭建起新的平臺,成為元世代進行文化生產、創作和消費的新型網絡載體,折射出年輕人的特有的話語風格、價值理念與文化審美,同時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場域”,在這個場域中充分整合各種應用的優勢,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和教育主體,拓寬思政工作的時空廣度,實現從“看聽說”到“走進去”的跨越,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內涵更加豐富。通過運用更加豐富的場景和沉浸式體驗,增強受教育者的獲得感與認同感,“三全育人”話語體系也將在元宇宙視閾下得以深化和創新。

第一,對于全員育人的重新詮釋?!叭珕T育人”一般是指將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協調,充分發揮專業教師、管理干部、職工、輔導員甚至家長等各個群體的作用。在元宇宙時代,消費者也是生產者,而且由于去中心化架構的影響,全員育人的概念意味著要更加重視學生的中心作用,并構建學生和教職工雙向賦能的話語溝通機制,充分發揮元宇宙共建、共享、共治的特點,利用文化自治的力量,發揮朋輩的社群影響,著力培養學生群體的引領者。

在“人人都可構建世界”的元宇宙時代,每個個體都能夠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者和捍衛者,構建起一個個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主體。對于青年人來說,英雄人物、榜樣的人格品質與行為傾向會對他們的認知思維和文化心態產生巨大影響,在成長中發揮重要的精神引領作用。一方面,那些具有人格魅力、品德優良、能力出眾的學生領袖可以成為網絡空間的引領者,能夠發揮他們的感染力對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網絡語言的有效轉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在網絡空間的影響效果。另一方面,一些現實中平凡普通的學生,也可以元宇宙空間中虛擬分身的創作,在網絡世界中變得勇敢機智且富有魅力,成為同齡人心目中的英雄。這樣的感受對于當代的青年人無疑是更重要的,當年輕人將這樣的體驗帶回現實世界,有助于實現現實世界與虛擬空間的良性互動,達到全員育人的目的。

第二,對于全過程育人的重塑。全過程育人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學生進入學校的第一天到畢業的全部時間段都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教書育人,學生也會全過程接受教育與培養。而在元宇宙空間,全過程的時間概念得到了拓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線下拓展到線上。

在元宇宙時代進行全過程育人,需要將智能化、數字化、全息化的運用體現在德育、智育、美育、體育和勞動教育的各個環節。在思想道德教育環節,注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體系來建立主流價值觀在虛擬世界的主導力和影響力;在專業課程教育中,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助力課程思政,通過人機協同的新型教育場景來提高學習領悟力;在美育過程中,通過虛擬和智能化創建出更加契合當代青年審美的形象,充分發揮年輕人的自主創造力來提高優秀精神文化產品的供給能力;在體育教育中,通過引領虛擬空間的健美時尚潮流來培育青年在現實世界的體育愛好;在勞動教育中,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打造具有開放性、實踐性、體驗性的勞動課程體系,形成勞動與品性、技能、體魄、審美等方面的正面反饋機制,開創元宇宙空間“五育”并舉的新局面。

第三,對于全方位育人的重構。全方位育人要求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元宇宙是人們生活、工作的沉浸式虛擬時空,將帶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語境的極大拓寬,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空間育人的功能,并借助于智能技術支持,培育青年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元宇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語境是與傳統模式不相同的,需要通過融入虛擬現實技術、交互傳感技術、圖形系統工具等實現教育方式的全息化,讓學生獲得完全的沉浸式體驗和直觀生動的感官體驗,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話語真正實現現實與網絡虛擬世界的融合統一,充分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社交的各個場景中,使“三全育人”工作實現從單向傳導到多維立體、從有限空間到無限場景的轉變。與元宇宙的其他應用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要力求消除網絡世界中各種虛無主義對青年人思想的侵蝕,扎根實踐土壤來塑造育人場景,在元宇宙空間創造更多接地氣、聚人氣的實踐模式,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供給的質量和水平,從而構建起秩序與自由、法治與自治、文明與倫理充分自洽的新型網絡文明體系。(作者:丁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佩潔,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


點擊數:2收藏本頁
精品国产高清91,欧美日韩国产ⅴa另类,精品国产911看片,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三级在线免费a免费看 | 杨幂在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婷婷久久丁香五月综合色 | 亚洲v欧洲v日韩v国产 |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