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引起高度熱議。怎樣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成為廣大思政課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重大課題。辦好思想政治課關鍵在教師。新時代,思政課教師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加強自身道德建設,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以高尚的師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家國情懷,在學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做“經師”更要做“人師”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他們精力旺盛、學習能力強,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特別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我們知道,知識教育很重要,但是價值觀教育更重要。“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青少年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面向新時代,怎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實現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成為思政課教師的新目標、新使命。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講解原理的課程,更是一門實現價值引領的課程,它在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的重大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他們是肩負這一崇高使命的群體,不僅要授業、解惑,把“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這些規律講清楚、講明白,解除掉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上的困惑,更要傳好“道”,讓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印證結合起來,真正讓思政課的內容入腦走心,切實在塑造學生價值取向上發揮重要作用。這對思政課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傳授思政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為人師表,以自身的師德力量昭示、指引學生作一個講政治、有道德的人。思政課教師,不能只做“經師”,傳授知識和道理,更要做“人師”,當好思想導師和道德楷模。讓學生知,先生得先自知;讓學生信,先生得先自信;讓學生有情懷,先生得先有情懷。育人者,先育己、修己也。為人師表德為先,師德是教師職業亙古不變的要求,對于思政課教師來說,則蘊含有更豐富的內容和更嚴格的要求。
二、修好“三德”做人師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教師節前夕號召老師們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人,在2016年教師節前夕要求老師們“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這些論述是對廣大教師的普遍要求,思政課教師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關鍵主體”,更要首先做到。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對思政課教師的新要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個要求構成了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專業標準和專業內涵,對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六個方面的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領導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政德要求精神實旨是一致的。我們從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角度對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建設進行對照分析,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對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有一個更系統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找準目標、聚焦當下,把師德建設推向新境界。
1.思政課教師要明大德
明大德就是要懂大道理,講政治,講根本,也就是“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政課教師首先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成為有信仰的人。在馬言馬,姓馬信馬,真學真懂真信,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忠實踐行者。思政課教師只有心中篤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用崇高的信仰承載知識技能,才能培養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應當看到,個別思政課教師在大是大非面前糊涂,做一些吃飯砸鍋的事情,背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樣的人怎會在課堂上旗幟鮮明、毫不含糊、理直氣壯講政治,怎么會引導學生把愛和情懷深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所以,一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首先要守大德,自覺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信仰。以大愛和大情懷,把小我與大家、“小課堂”與“大社會”統一起來,承載起為國家民族儲備人才、培養棟梁的重任。
2.思政課教師要守公德
思政課教師守公德就是要有公眾之德、公權之德和工作之德,做好思政課教師的職業本份,牢固樹立服務學生之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思維要新”,而且“視野要廣”,認認真真做好本職工作,把學生的成人成才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在工作中,思政課教師要勤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加強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研究,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博覽群書、知識淵博,以寬廣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把道理講明白、講清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會看到個別思政課教師不守公德的現象,個別思政課教師崇尚拜金主義,不安心本職工作,缺乏敬業精神和責任心;個別教師對工作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對學生漠不關心;個別教師不注重理論知識和教學方法更新,死板教條、固守陳規,所講的課乏味不堪。所以,思政課教師守公德,首先要強化宗旨意識,把學生放在心中,模范遵守職業道德,以創新的思維和寬廣的視野抓好自己的主業,培育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一代新人。
3.思政課教師要嚴私德
思政課教師嚴私德就是要是恪守清正端方之德,就是“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守住道德底線。思政課教師要對教師職業懷有敬畏之心,手握戒尺,正心明道,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做到不存非分之想、不取不義之財、不染不正之風,慎獨慎微、嚴以修身,自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風,珍重自己的名節、聲譽和形象,追求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個別思政課教師放松品德修養,放松自我約束,結果因為抵擋不住誘惑出現一系列問題。所以,每一名思政課教師應有“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的憂患之心,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保持艱苦奮斗、儉以養德的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作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自覺踐行者。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具備高尚人格的要求。有高尚人格的教師才能對學生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只有用堂堂正正的人格感染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才能最終贏得學生。
總之,思想政治課教師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既是要求也是標準,是衡量能否當好新時代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明確要求,是培養新時代思想政治課好老師的根本遵循。只有從這些方面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成為新時代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好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思政課教師只有篤信、篤行,做一個講政治、愛學生、有情操的人,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高山景行。(作者:房曉軍,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副院長,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業福,淄博范陽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