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思政研究 >> 思政研究 >> 詳細內容
 
通知公告
思政研究 >> 正文
以史鑄魂:“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五重維度
日期:2020-11-09 17:31:33  發布人:宣傳  瀏覽量:15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提出要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隨即教育部等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指出將“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引導師生增強“四個自信”。《求是》刊登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重要講話《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講話進一步強調“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點。因此,“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不僅符合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政教育的傳統,而且立足于新時代思政課教學“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可為大學生補足精神之鈣、堅定理想信念,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精神動力。“四史”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融入“四史”主要可從五重維度展開。

從歷史維度講清發展脈絡,增強思政教學的高度

“四史”既包括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歷史進程,也包含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族獨立與國家解放的歷史,帶領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的歷史,以及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發展社會主義的歷史。從歷史維度融入“四史”:一是將重大歷史事件融入思政課教學。思政教師通過講述重大歷史事件的背景、發展過程、結果及本質等內容,使學生感知社會主義的出現和發展的歷史必然性,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的艱辛過程,了解新中國的創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曲折歷程,理解當今社會主義發展成果的來之不易。二是將歷史發展線索融入思政課教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講清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來龍去脈,講清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由來,講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講清愛國主義的承繼過程,使學生明確為什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主線如何得以確立、為什么新時代依然需要愛國主義等關鍵問題,從而在實際生活中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將愛國主義上升為使命感與責任感,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三是將歷史發展規律融入思政課教學。“四史”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深度融合,可以歷史史實為基礎總結歷史發展規律,從而使學生明確歷史和人民為什么以及怎樣做出“四個選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理想信念的重要價值,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形成大學生的政黨認同、制度認同、體制認同、政策認同等政治認同。

從理論維度闡釋關鍵問題,把握思政教學力度

“四史”不僅是單純的歷史學習,而是要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用辯證的、理性的思維把握歷史,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1]的重要理論問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是以“歷史事實去闡明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基本問題和理論觀點”[2],因此在“四史”融入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近現代中國的歷史演進問題、“四個選擇”等理論問題進行深刻闡釋。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也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分析上,而是應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背景、在中國傳播本土化的歷史情境中進行有效把握,以歷史事實為基礎進行相關理論分析。“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可以豐富的歷史事實呈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展現出生動的歷史細節,但必須從理論維度闡釋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改革開放理論等關鍵問題,回歸課程設置目標。“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立足于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育,解決有關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諸多方面的理論問題與實際問題,以此抵制錯誤思想觀念的侵蝕,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因此,從理論維度融入“四史”可使高校思政課鑄就的思想大廈既有根基又有力度,經得起風雨,鎮得住豺狼,守住大學生崇高理想信念的陣地。

從實踐維度提煉時代價值,保持思政教學熱度

“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3]。學習歷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解過去,更是為反觀現實、發展未來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歷史啟示。因此,在“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應充分關注實踐層面的現實價值。一要培養歷史思維,增強歷史意識。“歷史的方法與邏輯的方法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論”[4],將“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思政教師需要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思維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如在正確認識“兩個三十年”的關系問題上,不僅要使學生看到黨在前三十年中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失誤,而且要為學生呈現前三十年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重要成就,進而說明如果沒有從前三十年的探索失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就不可能迎來后三十年改革開放的偉大飛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5]。二是總結經驗教訓,加深歷史啟示。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6]尊重歷史、敬畏歷史、讀懂歷史、牢記歷史的現實價值就是獲取歷史經驗,指導現在和未來。從歷史發展來看,黨史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歷史實踐,新中國史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進新中國建設的歷史實踐,改革開放史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歷史實踐,社會主義發展史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長足發展的優勢。因此,“四史”向當代青年傳達出要堅持跟黨走、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的歷史啟示,使學生自覺將歷史發展與現實實踐相結合,保持思政教學的熱度。

從育人維度把握鮮活精神,提升思政教學溫度

思政教學的落腳點重在育人,思政教師應從“四史”生動的歷史素材中提煉精神內涵,講好歷史故事,補足青年人思想之“鈣”。首先,講好歷史人物故事。歷史人物可以為思政課提供生動的講課素材,為思政課提供鮮活的歷史面孔,為單純枯燥的理論闡述注入新鮮血液和活的靈魂,不僅增強了課堂趣味性,而且容易引起學生情感認同,提高思政課的時效性。其次,講好歷史精神故事。時代鑄就英雄,英魂凝聚歷史精神和民族血脈,成為黨領導社會各界仁人志士為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而不懈奮斗的精神根基。“四史”中蘊含了豐富的歷史精神,包括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長征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西柏坡精神”,頑強拼搏、奮力創新的“航天精神”,眾志成城、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等。將“四史”中的歷史精神植入高校思政課堂,就是將精神血脈根植于學生的思想靈魂中,使大學生在歷史精神的滋養下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堅定跟黨走的志向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再次,講好歷史文物故事。文物作為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可為教學提供鮮活素材。在高校思政課中,教師將與馬克思主義發展、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等相關的歷史文物,以歷史故事的形式作為課堂案例穿插講述,更能引發學生通過歷史文物與歷史人物進行空間對話,從而將建設家鄉、振興祖國作為自己的責任。同時,“講故事,不僅老師講,而且要組織學生自己講”[7]。歷史故事可以增強“四史”內容的立體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情感體驗,提升思政教學的溫度,落實育人目標。

從學術維度解除思想疑惑,挖掘思政教學深度

隨著歷史學家的研究和新史料的發掘,歷史研究出現新突破,因此,以歷史史實為基礎的“四史”融入高校課教學還應注重學術探討,從學理上闡述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開拓學生的歷史思維和歷史視野,解除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疑惑。在引入學術觀點時首先要把控學術性與思政課的關系。學術研究能更好探求歷史事實的真實性與可信度,但教師不能只是單純羅列學術觀點,應重視正確的思想引導。如在闡釋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時,學界有綜合因素說、外因說等不同的觀點,教師要在紛繁復雜的學術觀點中進行正確的分析,使學生更為清晰地了解大革命失敗原因的復雜性,正確看待中國共產黨成長歷程中遇到的挫折。同時,引入學術觀點還應注意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抵制歪曲歷史觀對大學生的影響。“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8]。如在抗戰問題上,有些人表示全民族抗戰是由國民黨領導的,共產黨“游而不擊”,反而“竊取了抗戰成果”,甚至抹黑抗戰英雄。此時引入學術研究觀點就頗為必要了,以此證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地游擊戰略,在華北地區起到了配合國民黨抗戰、打擊侵華日軍的重要作用。因此,學術觀點的加入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啟發學生的歷史思維,增強了思政課的真實性,更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從歷史、理論、實踐、育人、學術五重維度將“四史”融入“綱要”課教學,不僅有助于實現高校思政課教學政治性與學理性、灌輸性與啟發性、理論性與實踐性、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一,還能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與親和力,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豐富學生的思想靈魂,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

注釋:

[1] 倪明勝.深刻把握學習“四史”的價值意蘊和實踐要求[N].鄭州日報,2020-8-17.

[2] 張維滿.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課程特性——理論性、歷史性和實踐性的三位一體[J].高教論壇,2012,(4).

[3]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1-02.

[4] 奚潔人.學史明志 知史明道 品史明智——“四史”學習的政治意義和理論價值[J].上海黨史與黨建,2020,(8).

[5] 習近平.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J].求是2019,(7).

[6] 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4-03-30.

[7]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

[8]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N].人民日報,2013-7-22(8).

(作者:劉惠 楊蓮霞?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點擊數:15收藏本頁
精品国产高清91,欧美日韩国产ⅴa另类,精品国产911看片,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午夜福利院视频免观看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乱码AV | 在线免费播放的AV网站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五月天综合中文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