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
我校舉行傳統技藝公益培訓基地揭牌儀式暨非遺專利轉讓簽約
- 作者:
- 來源:
- 時間:2025-04-01
4月1日,由莒縣閻莊街道辦事處、大北林村村民委員會與我校聯合主辦的“傳承民間技藝,共譜非遺新篇”主題活動在大北林村過門箋展館舉行。活動通過揭牌儀式、專利轉讓簽約、非遺文化分享等環節,展現校地合作助力非遺保護與創新的豐碩成果,為傳統技藝傳承注入新活力。
莒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宋坤武、閻莊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田艷,日照交通能源發展集團派駐大北林村第一書記范成剛、大北林村負責人史國強,我校科研處負責人、民間藝術研究所所長以及國際教育學院有關人員、非遺協會會長、留學生代表等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傳統技藝公益培訓基地”正式揭牌成立。田艷在致辭中表示,該基地將依托高校資源與地方非遺特色,開展技藝培訓、研學實踐等活動,推動非遺文化“活態傳承”。我校科研處負責人強調,基地建設是學校服務地方文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未來將深化產學研融合,探索非遺技藝與現代技術結合的創新路徑。
儀式上,我校與大北林村簽署實用新型專利轉讓許可協議。我校民間藝術研究所始終致力于非遺技藝的挖掘與創新。此次轉讓的實用新型專利,基于過門箋技藝的現代化設計成果,聚焦傳統技藝的現代化應用。希望通過公益許可,將專利轉化為惠及鄉村的實用產品,讓非遺技藝真正走進生活、創造價值,助力非遺產品開發與推廣。
專利轉讓簽約儀式
其間,我校向大北林村贈送省級非遺研究基地成果專利轉化實物紀念品。史國強表示,專利成果落地將進一步提升過門箋等非遺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帶動村民增收。??
活動還特別設置非遺文化分享環節,大柏林村過門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史龍江深情講述了過門箋百年傳承的故事,展現了其背后的民俗內涵與匠人精神。
參觀大柏林村過門箋展館
與會人員共同參觀了過門箋展館,我校留學生們與非遺傳承人一起體驗了過門箋傳統工藝,切身感受了非遺文化的魅力。參觀過程中,嘉賓與村民互動交流,探討非遺技藝在當代的傳播與創新。
我校將以傳統技藝公益培訓基地為紐帶,積極踐行“城市+大學”市校融合戰略,持續推動非遺項目保護、研究,定期開展傳統技藝培訓、學術交流與成果孵化,促進人才培養與產學研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社會服務職能。(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