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承擔著意識形態宣傳、輿論引領及增強文化軟實力等重大職責。媒體融合發展是提高主流媒體文化傳播力和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主流媒體應順應數字化、移動化的信息傳播趨勢,積極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在傳播技術、內容制作、媒介功能、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主流媒體在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等方面的感召力和影響力,牢牢把握主流媒體在意識形態斗爭中的話語權。媒體融合戰略下提高主流媒體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需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完善管理體制。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媒體融合亟須組建強有力的統籌協調管理機構,統籌推進技術、資源、機制和人才的互通融合發展,優化新聞生產流程,建立新聞和信息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機制,著力打造一批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媒體融合不僅僅在于運用新的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堅持“內容為王”的核心競爭力,發揮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強大優勢,靠好的作風文風,靠好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制作具有權威性、思想性、客觀性的深度報道和評論,以優質的新聞產品和嚴肅新聞態度引領公眾的思想及價值判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一,要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信息需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和接受特點,因此新聞媒體要有自身特色,有精準的受眾定位。主流媒體的融合發展要積極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信息需求,提供專業化、分眾化的信息產品。要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社交平臺,促進用戶之間的互動交流,擴大用戶的覆蓋面和規模,提高產品的實效性。
第二,注重產品表達方式的多樣性。當前,新媒體傳播形式發展迅速,具有極強的黏力,用戶在圖文并茂、視聽兼備、生動形象的多維體驗中受到信息內容的引導。主流媒體要善于運用圖片、音頻、視頻、動漫、直播等新媒體傳播手段制作吸引力強的作品,將好的思想、觀念和內容,通過生動的形式的和多樣的手段表達出來,帶給受眾全新體驗。
第三,要把握好時度效。時度效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時,就是時機、節奏;度,就是力度、分寸;效,就是效果、實效。時效決定成效,速度贏得先機。提高產品質量,主流媒體應緊跟網絡時代人們的閱讀需求和閱讀變化,必須認真處理好“時”“度”“效”三者的關系。比如主流媒體的報紙需更新版面設計,盡可能多地增加圖文類、趣味性、可讀性強的文章,對時政新聞要有迅速及時的報道。電視臺應適應新媒體傳播的快速性特點,可拍攝一些短視頻或者互動性較強的采訪報道,即時制作短小鮮活的信息產品,走進生活,走進群眾。
運用新型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革新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應用速度越來越快,5G、人工智能等已在傳播領域嶄露頭角,推動了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主流媒體要及時跟進信息技術革新態勢,掌握并運用媒體融合的技術前沿成果,提升融合發展的科技含量。要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提升主流媒體的新聞生產能力,建立豐富的數據資源,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力度,為融合發展提供堅實的信息資源基礎。要牢牢把握傳播領域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的趨勢,積極與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合作,利用新媒體的成熟技術和平臺,提高主流媒體在移動互聯網上的覆蓋面和引領力。
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目前,互聯網用戶和互聯網市場已經擴展到廣大農村和三四線城市,如何引導這些用戶、如何抓住這個新興市場是媒體融合發展當前必須面對并處理好的問題。為了適應新的變化,必須加大媒體融合發展力度、廣度和深度研究,在5G背景下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效果進行評估、定位、優化,鼓勵主流媒體大膽創新、適應和運用移動傳播理念,培養和挖掘移動傳播人才,在媒體與產業互聯網融合方向實現突破。
加強人才引進培養。由于移動互聯網的加持,新媒體已經成為一個橫跨電信、傳播、軟件、計算機、設備制造等諸多領域的新產業。在5G背景下,新媒體呈現出從“跨行業”向“全產業”發展的趨勢,對產品經理、數據處理工程師、客戶服務等崗位的需求明顯增加。這一變化對主流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主流媒體的人才儲備和人才類型亟須調整。因此,構建科學考評體系、完善評估制度、建立存量人才提升、引進人才獎勵機制是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
在融合發展過程中,主流媒體既要積極引進各類互聯網技術人才,還要加強對現有采編和工作人員的能力培訓和提升,更要創新選人用人機制,在體制上要完善現有人才使用管理政策,激活人才隊伍活力,全力打造一支具有專業新聞素養和互聯網思維、熟悉新媒體傳播運營、具備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隊伍。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從新聞采編、技術研發、平臺運營、經營管理等方面優化配置人才結構,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高靜)
?